2011-05親子天下專特刊
相關關鍵字:蒙特梭利 教具 特色 園所 蒙式
家有幼兒的爸媽一定不難發現,常見滿街都是標榜蒙特梭利教育的幼兒園所,到底什麼是蒙特梭利教學法?如何選擇優質蒙式學校?
在國內幼兒園所中,蒙特梭利系統算是非傳統、非主流當中的最大一支,約有上千家的幼兒園引進蒙式教學法。
已有百年歷史的蒙特梭利幼兒教學法,是由義大利首位女醫師瑪利亞‧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所發明。她在一九○七年創立第一所專收工人階級小孩的「兒童之家」,引導孩子從生活中學習,成功改造橫行街頭的小霸王,使其變成獨立自主、有自信的孩子。蒙式教學法因而為人所知,後來被推廣到全世界。
一九八四年,「台北蒙特梭利幼稚園」在台北開園招生,實踐扎實的蒙式教學,標榜有外國教師及高昂學費轟動社會,帶動了蒙特梭利在台灣幼兒園約十年的高峰時期。
蒙特梭利教學法四大特色
在環境上,蒙式學校裡看不到傳統教室排列整齊的課桌椅;孩子們不是坐在椅子上聽課,而是自由穿梭於一個特別為孩子設計、布置得像「家」、大多是木地板的寬闊教室中。這裡的孩子經常專注操作自己的教具,教室裡沒有喧鬧聲,呈現出的是祥和平靜的教室氛圍。而在教學上,蒙特梭利教學法的特色有四:
特色1 沒有分科教學,從生活中學習
蒙特梭利認為,幼兒有很強的內在能量與吸收能力,只要提供適當、設計過的環境,他們便能自動自發學習。因此,蒙式學校沒有「語文課」、「數學課」等分科課程,蒙特梭利的孩子是從生活中學習。
特色2 使用特製教具來「工作」
走進蒙式學校,映入眼簾的是一整套擺在矮櫃上的特製教具——依兒童發展階段設計,孩子可藉此循序漸進的學習。教具共分五大類:「日常生活」、「文化」、「語文」、「感官」與「算數」,孩子可以自主選擇教具來進行「工作」,練習大小肌肉的精細動作。同時透過不斷重複自我修正,從練習中獲得專注,從完成工作中學到負責與自信。
特色3 混齡教學
蒙特梭利將不同年齡層的孩子放在一起學習,就像真實社會的縮影。因而大孩子有機會引導照顧較小的孩子,較小的孩子也能學習在團體中如何尋求協助。
特色4 老師須經過特殊訓練
蒙特梭利有句名言是「跟隨孩子」(follow the child)。蒙式老師是類似指導員的角色,孩子工作時老師在旁記錄觀察,不會隨意打斷工作,只在需要時介入。老師熟悉每個孩子的學習進度,可引導孩子從事適合其發展階段的工作。因此,蒙式的老師必須經過嚴格訓練,除了教具示範操作以外,還要不斷學習用謙卑尊重的態度引領孩子。老師的主要工作是協助孩子成為自己的主人,讓孩子有能力照顧自己、他人和環境。
蒙式師資兩大系統
教育部並未規範蒙式教學法的師資來源,目前台灣的蒙式師資主要分為兩大系統:國際蒙特梭利協會AMI(Association Montessori Internationale)、美國蒙特梭利協會AMS(American Montessori Society)。AMI是由蒙特梭利博士自己成立的國際協會,總部設於荷蘭,堅持嚴謹的蒙式精神;AMS則是由美國人成立,加入許多美式文化與開放精神。
兩者的差別可用「教孩子使用掃把」為例:AMI強調引發孩子內心的意志,讓孩子自己發現地上的紙屑,主動拿掃把清理,從練習中自然熟悉使用掃把;AMS的老師則會先利用機會,丟紙屑在地上,再教孩子如何掃地的技巧,多了一層刻意的動作。
受訪的多位蒙式園所長或專家表示,AMI的師資訓練時數較長,該系統對師資訓練者(trainer)的要求也較嚴謹;AMS系統則持開放精神,在解釋蒙式精神時的彈性較大。國內的蒙式幼兒園師資來源有特別標榜AMI、有主張AMS,也有兩種並用。由於蒙式的教具成本不斐、師資訓練門檻和薪資也高,因此蒙式幼兒園的學費普遍偏高。木地板、木質進口教具、一百公分縮小版的家,加上規矩不喧鬧的「小紳士、小淑女」們,容易給外界一種「貴族學校」的錯覺,同時也引發真假蒙式學校的爭議。
三招分辨真假蒙式學校
台北理想園托兒所創辦人吳玥芬是國內推動蒙特梭利AMI系統的要角,她毫不諱言有些園所花錢買了整套教具「供起來」(不給學生用),號稱自己是蒙式學校,學費馬上就翻漲。在親子網站上,則不時會看到許多家長的疑問:「如何辨識真正落實蒙式教法的學校?」對此,專家提供以下的觀察法:
第一招 教具在孩子身邊,每天必有自由工作時間
蒙特梭利講求孩子在生活中學習,因此每天必有一段工作時間,且教具就在教室裡,孩子可自由選擇操作。若園所中的教具是鎖在某間特別教室,孩子不是每天都能工作,而把工作當成才藝課程;或是由老師決定孩子操作的項目,並非孩子自主選擇,就不是真正落實蒙式教育的學校。
第二招 教具不是愈新愈好
觀察教具的重點之一不在於愈新愈好,反而最好要有經常被操作的痕跡。國內外教具社皆有販售現成的蒙式教具,但專家提醒,因為蒙式教具源自外國,必須經由國內的老師延伸變化,才能讓孩子真正從生活中學習。因此觀察重點之二,可特別觀察需要再設計製作的「日常生活」與「文化」兩區教具是否豐富、符合台灣日常生活與文化細節,而不是出現一些連大人也沒見過的外國生活用品。
第三招 教室氛圍平和
新營樂仁幼稚園園長吳昭蓉修女是國內前幾位到義大利受訓的AMI資深蒙式教師,她表示,蒙式教室呈現出的氛圍是平和自在,不像一般幼兒園的孩子情緒高亢。吳玥芬則說,蒙式老師不會用權威吆喝學生,而是蹲下來與孩子用平等的地位對話,願意等待每個孩子依自己的步調成長,不會強迫對孩子說教或聽講填鴨。
外界對蒙特梭利教學法也有兩大疑慮:一、孩子是否太過專注於自我世界、缺乏人際互動?二、孩子固定操作一套蒙式教具,會不會太過重複因而缺乏創造力?
培養孩子的內在能力
有二十五年蒙式教學經驗的台北浩恩托兒所所長馬文華解釋,蒙特梭利認為孩子在與人互動之前,必須先管好自己、培養自我的穩定度,才有能力與人互動;而且孩子在校不只是自己工作,他們可與同學合作討論,也有團體活動時間。○~六歲孩子在某個階段的發展需求,就是喜歡重複某些固定動作,且孩子會在重複中反覆練習修正錯誤,等到技巧純熟、心智滿足了,孩子自然會往下個階段發展。蒙式教學注重先給孩子打底再向外發展,在藝術方面也會先讓孩子熟悉剪、貼和黏等基本功夫,接著鼓勵孩子自由發揮創意。
由於蒙式教學法有套精深的理論為基礎,真要長久落實於教學並不簡單;師培過程也得不斷精進,不能只把孩子訓練成「操作匠」。加上蒙式教學對孩子的影響較難收到立即成效,不如孩子去上美語幼兒園、回家就能秀幾句外語容易驗收成果。因而在民國八十八年左右,國內幼教界吹起美語風之際,不少蒙式學校因此關閉。
能堅持理念多年得到家長口碑的蒙式園所,不是擁有進口精緻教具或高檔環境,而是環境符合孩子需求;不是教具特別新穎,而是老師有能力穩定帶領的園所。
純粹的蒙式精神在本土化之後,發展出多種教學組合,如台南市光華女中附設幼稚園,多年來發展蒙式搭配主題兩種教學;有些園所也會搭配部分時段的單元教學或美語教學。專家給家長的選校建議是:一定得入園觀課或陪讀,除了與園所長溝通理念,更重要是觀察帶班老師的人格特質與風格、老師和孩子之間的互動是否跳脫傳統說教模式。
【璇璇好孕到】部落格聯播
送來~BabyHome媽咪口碑推薦~中部親子餐廳 懶人包~中部親子餐廳小整理(陸續增加中)
台中 普羅旺斯庭園餐廳
BabyHome媽咪推薦原因:免入園門票 屋外休息區被深山的一片綠意圍繞
http://blog.yam.com/ipinkprincess/article/62183262
台中 梨子咖啡館
BabyHome媽咪推薦原因:停車方便 餐廳中間是一個大沙坑
http://blog.yam.com/ipinkprincess/article/62336500
台中 十方之愛兒童資源館
BabyHome媽咪推薦原因:乾淨明亮的空間 提供簡單餐點 方便停車
http://blog.yam.com/ipinkprincess/article/61173768
台中潭子區東喜堂花園茶館
BabyHome媽咪推薦原因:乾淨明亮的空間 提供簡單餐點 方便停車
地 址:台中市潭子區雅潭路三段東寶巷9號 (過東寶國小旁小巷子裡) 電 話:04-2531 4368
http://blog.yam.com/ipinkprincess/article/69407841
城堡樂園 Baby castle
Babyhome媽咪推薦原因:服務生打扮成卡通人物增加童趣
地 址:台中市北區館前路22號(科博館綠園道 科博館大門 敦煌書局旁)
http://blog.yam.com/ipinkprincess/article/72014783
《如果你也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推推,讓更多人閱讀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