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安全】兒童遊戲設施安全知多少

對兒童而言,遊戲是他們生活的全部,舉凡他們的身體發育、動作發展以及人格心理的塑造,都在遊戲中進行,亦即透過遊戲,他們可以學習、交朋友及培養創造力與生活本能,但是兒童的好奇心及衝動行為常常導致不可預知的危險,因此當兒童在遊戲場玩之前應先檢查遊戲設施安全與否,並教導兒童遊戲規則,更重要的是陪伴在側。

認識遊戲設施的傷害,幫孩子把關
遊戲設施產生的傷害
‧最大傷害因素:墜落
‧最常涉及傷害設備:攀爬、鞦韆
‧最常受傷部位:頭、長骨(手、腿骨)
‧最常受傷型態:骨折、裂傷
‧最常致死因素:由高處墜落、窒息/勒死
‧最常受傷群體:幼兒
‧最常受傷的性別:男生
不同的遊戲設施有不同的傷害,細心檢查、耐心教導、隨時看護,為兒童遊戲安全把關。

(一)提供孩子適當的衣著
 在兒童進行遊戲時,不應提供兒童不適宜的服裝,例如有繩索的衣服、過長的褲子、拖鞋....等等。

(二)建立孩子遊戲規則
 規則乃藉著界定安全行為的方式幫助兒童學習適當的使用遊戲設施,且能幫助兒童和別人互動,在執行時,照顧者應要:
1.使用正向敘述規則的方法
攀爬設施:
.兩手隨時捉緊
.不可推人拉人
.往下跳時要看清楚下面是否有物體或小朋友
.當設備或鞋底因雨水弄濕時要特別小心
溜滑梯:
.從梯子或階梯爬到滑梯上,不可逆向爬上滑梯
.坐著滑,腳先著地
.雙手握著滑梯兩邊
.滑下前先看滑梯是否有其他小朋友或雜物
鞦韆:
.雙手握緊鞦韆兩邊鎖鍊
.不將手指插入鎖鍊的間隙中
.不可盪得太高(50°角以上)
.坐著盪,兩腳伸直或站著盪時,兩手握緊,在板子上兩腳微張站穩
.等停止擺動時,再下來
.往旁邊沒有鞦韆的地方離開
.不玩時應在安全範圍(指和遊戲設施所需空間所銜接的非遊戲設施空間)
蹺蹺板:
.慢慢將板子拉下才坐上去
.雙手握緊前側扶把
.下來後應輕輕的將板子放下
.不在板子底下玩耍

2.對於年紀較小或較難管理的兒童需要訂定更嚴格的規則,且父母也要遵守謹慎督導的規則,當兒童從活動中學到愈多經驗時,成人的約束、保護監督可漸減少。
3.訂下規則後,必須嚴格督導兒童確實遵守規則。
4.如兒童誤用遊戲設施或不遵從指導時,可先採提醒,如兒童仍犯規,則採暫時隔離的方式。

(三)增強實施安全教育的能力
1.透過遊戲活動,提供孩子反覆學習的機會
2.利用故事或新聞事件和孩子討論
3.使用布偶或娃娃作角色扮演
4.利用錄音帶、錄影帶來做學習媒介

(四)提高對兒童安全的敏感度
 通常傷害並非單一因子造成的意外事故,而是集合傷害原、環境、人、時間等多面的失衡所引起。易發生的危險群體有其共同特徵:安全知識的不足、技術不熟練、不當的態度與習慣、不安全的行為、身心狀況不佳與不安全的環境,所以常吸收有關兒童安全的資訊,將有助於對兒童安全的敏感度。

(五)培養好的把關能力
 在孩子使用遊戲設施前,應與孩子一起看使用規則及檢查遊戲設施,並且提醒孩子一旦發現遊戲設施有損壞時,應告知大人。 讓兒童在安全中成長是每個成人的責任。雖然我們不能時時刻刻關照到孩子的一切,但為他的年齡層選擇適齡的遊戲設施及檢核設施的安全性,並且在平時施予安全教育,建立其遊戲規則,養成良好的遊戲行為,將可讓孩子在安全的環境中,培養創造力及獲得趣味。

《提供: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 》

【璇璇好孕到】部落格聯播

送來~隨機文章篇

鴻海總裁郭台銘妻子曾馨瑩剖腹貼玻尿酸

求子秘方-好孕(運)棉篇
 
我的待產包【圖+文】

孕婦不好睡怎麼辦?

很實用的懷孕注意事項

2011年媽媽手冊換贈品

《如果你也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推推,讓更多人閱讀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qqgir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