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陪伴孩子更有效地學習

「聽」,陪伴孩子更有效地學習 根據醫學報告顯示,胎兒在第4個月或第5個月初即有了五感,第一種感覺那便是聽覺,到了約第7個月聽覺已有相當程度的成熟,可以聽到母親體內外的各種聲音。所以幼兒自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聲音就開始陪伴著他,他可以聽出各種聲響只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每天不自覺得用肢體與身邊的聲音對話,故「聽覺」是幼兒學習一切的開始。

生活中的聲響是幼兒最開始熟悉的聲音,他們對各種狗吠、貓叫、蟲鳴、鳥聲及自然界的雨聲、風聲及水流雷聲等都能分辨,慢慢的也熟悉生活中的汽車聲、摩托車聲、門鈴響、電話鈴聲、抽水馬達,甚至週遭的叫賣聲等。「自然界」和「人為的」各種聲音對幼兒的耳朵都能刺激並引起高度的興趣。所以,成人有很大的空間與機會給予幼兒一個良好的聽覺環境,並引導幼兒運用各種不同聽的方式。

「聆聽」既是幼兒認識聲音的第一步,也是學習音樂的基礎,張渝役(1998):「生活有音樂,音樂即生活」。幼兒在遊戲中、吃飯、走路、睡前…的同時都可以有音樂的陪伴,這是讓幼兒透過聆聽在日常生活中累積多元音樂經驗的一種自然方式。家長應如何為幼兒營造良好的「聽」的學習環境呢?現代孩子的生活中充滿了電視、電腦和 CD 音響,這些科技也逐漸取代過去靠人來做的教育功能方面的層次與能力(吳世玲,1999)。

所以為幼兒從自然中、生活中、音樂廣播中、兒歌中製造一個乾淨、有素養的「聆聽環境」是家長的職責,為幼兒尋找良好的聲源,可以是音樂CD,音質優的兒歌光碟或兒童雜誌的有聲書及電視節目。選擇了良好的「音聲學習來源」則引導幼兒聆聽學習的方式也是家長需要小心引導的。

如音樂教育中,理想的音樂聆聽不僅止於是靜態的聆聽或教師的講述,可透過兒童的全身參與,也就是說除了全神灌注的聆聽外,還可以配合身體律動、表情、模擬、戲劇的表現,如此多元的方式協助聆聽能使幼兒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Wisdom Seekers(1997)亦提出:學習者主要是經由四種管道在獲取訊息-視覺、聽覺、動覺及觸覺,幼兒對外界的學習即透過多重感官整合的學習。

筆者建議可以透過幾種不同方式引導幼兒專注聆聽學習的方式:
1. 對較幼小的幼兒引導其初步的聲音模仿遊戲,發現聲音的經驗,讓他們去搜尋、發現聲音的來源,包括來自環境及音樂的聲音。

2. 聆聽音聲教材時在音樂方面不須局限於古典音樂,可使其多接觸各種不同的節奏、音量、音色而且有趣的音樂,累積幼兒豐富的音樂經驗。在故事錄音帶CD、DVD的部分應選擇幼兒有興趣並適合幼童身心發展的題材,家長可以和幼兒共同聆聽並解釋其內容,如此可以提升幼兒學習的專注力並可以增進親子良好互動關係。

3. 聆聽的過程中可運用視覺的輔助,如圖片及故事可以啟發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運用語言的輔助可以提升語言及聽的能力;透過肢體的律動配合音樂元素做適當的舞蹈律動,促進大肌肉協調及發展並能增進感統能力的協調。如:巧連智的親子律動篇中每一回的音樂主題都能對應特定的律動方式,配合歌曲的音樂元素達到感統與聆聽統整的學習,除了達到音樂與律動能力的提升之外,更可以透過聽覺達到其他的學習。

筆者二十餘年的音樂教學經驗中發現,在幼兒音樂學習過程適當的透過視覺、動覺可以使幼兒音樂元素具體化學習,並使音樂活動更趣味化。德國音樂教育家卡爾˙奧福強調音樂教學應該透過多重感官的引導,綜合肢體律動、節奏、語言、歌唱、樂器、戲劇的綜合學習才是完整的音樂教學。

六足歲以前的幼兒是右腦最活躍、學習腦波最富功能的階段,因此幼兒期音樂教育比任何時期更有實際功能,也是氣質養成的重要契機(林舒泠,2002)。而累積音樂經驗對幼兒日後學習音樂的基礎有很大的影響,訓練良好的耳朵不僅是學習音樂的最重要工具;更是專注力養成的必備條件。

美國音樂教育家戈登(E.Gordon,1997)他強調剛初生的幼兒音樂性向是最高、最豐富的,表示幼兒在此時期的耳朵聽力是最靈敏的,而戈登所創造的「音樂聽想(Music Audiation」)、高大宜(Kodaly)和達克羅士(Dalcroze)強調「內在聽力 (inner hearing)」的訓練,都強調幼兒時期「聽」的重要性。歸納多位著名的音樂教育理論:「聽」是學習音樂的基礎,更是學習專注力的起點。所以,兒童音樂經驗的累積與多元的學習,是需要成人運用有效方法引導多元「聽」的方式。

文/郭芳玲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音樂系幼教系助理教授

《參考文獻》
林舒泠(2002)。幼兒音樂潛能與全腦開發 。音樂通訊,20。
吳世玲(1999)。生活經驗在兒童音樂概念上的理解應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莊惠君(譯)(2000)。Edwin E. Gordon(著)。幼兒音樂學習原理。台北:心理。
郭芳玲(2009)。幼兒音樂教學運用創造性舞蹈啟發幼兒音樂及相關能力。(未出版)。
張渝役(1998)。幼兒音樂教材教法。台北:五南。

Reimer, B. (1989). A philosophy of music education (2nd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Wisdom Seekers. (n.d.). What is multisensory instruction? Retrieved June 26, 2003, from http://wisdomseekersinc.com/whatismulin.html

【璇璇好孕到】部落格聯播

送來~隨機文章篇

鴻海總裁郭台銘妻子曾馨瑩剖腹貼玻尿酸

求子秘方-好孕(運)棉篇
 
我的待產包【圖+文】

孕婦不好睡怎麼辦?

很實用的懷孕注意事項

2011年媽媽手冊換贈品

《如果你也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推推,讓更多人閱讀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qqgir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